從居家醫療整合到日照中心的專業連動:瑞之盟醫事專業整合服務,長照3.0實踐之路
- 牙驛通

- 2天前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
台灣正邁向超高齡社會,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可能會去面對某種形式的「長照現實」——父母腳力退化、伴侶中風、孩子在工作與照顧之間奔波。在這樣的社會轉折點上,照顧不只是醫療行為,更是生活重建。
越來越多家庭面臨長者失能、慢性病、或因疾病導致行動受限的照護挑戰,但多數人在面臨照顧時仍陷入兩難:醫療院所離家太遠、社區資源太少、家屬負擔太重。 線上收聽:
長照3.0不只是制度,而是一場生活革命
政府推行的長照3.0 即將在2026年上路,核心精神是要實現「健康老化、在地安老、安寧善終」願景,而這其中涉及到跨領域、跨部會、公私協力的重要社會工程,未來,「專業能不能真正進到家裡」將成為關鍵問題。
瑞之盟體系執行長邵健容與財務主管朱奕瑋,在牙驛通〈居家醫療長照做什麼〉節目中分享,他們整合營養、職能、語言、物理、呼吸、藥師、心理等十職類專業,把過去分散的服務重新串聯起來,正好就是在實踐「長照3.0」計畫,要讓照顧更有方向、更有溫度!
以人為本:從「做復健」到「回到生活功能」
在瑞之盟的觀念中,「復健」不只是治療結束後的延續,而是讓人能重新生活的起點。每次接觸個案,團隊會先釐清長者的實際目標——能自己進食?能安全如廁?能重新出門?這些都是「功能導向」的核心。
他們強調,不同專業並非分開運作,而是透過跨職類協作整合成一套完整方案:
語言治療師:針對吞嚥與咀嚼能力進行訓練
營養師:調整食材密度與飲食內容
物理治療師:提升姿勢穩定與肌力
護理師與呼吸治療師: 監測氣切、鼻胃管與呼吸狀況
心理師與社工:協助患者及照顧者情緒支持與家庭溝通
職類專業橫向整合:真正落實跨領域合作
在傳統醫療體系中,不同專業常各自為政。但在瑞之盟,每一次評估都由多職類共同完成。 這樣的協作,讓照顧不再只是治療,而是「有延續性」的生活照護。
「例如吞嚥訓練,」邵健容說:「語言治療師會主導技巧面,但營養師要跟上調整餐食密度,護理師也要協助觀察管路狀況。」
朱奕瑋補充,這樣的協作背後,依賴團隊自行開發的長照資訊系統:系統可以把每位專業的紀錄與回饋即時串聯,醫師、護理師、治療師、家屬都能看到同一份資料,減少重複溝通與誤差。由於朱奕瑋執行長自身就有相關背景,不同於一般照護機構委外開發、委託的工程師對於醫事行業瞭解不足,瑞之盟的資訊團隊是自行組建的,系統能夠更合乎協作人員的需求,資訊有效升級才得以讓運作更加順利。
從居家到日照中心:讓復能成為日常的一部分
居家服務能讓專業深入家庭,但政府補助的時數與訪視次數有限,往往難以滿足長輩長期的生活支持需求。瑞之盟在多年居家經驗中觀察到,當長者開始恢復一定功能後,若缺乏穩定的延續場域,往往又會退步、孤立,甚至重新依賴照顧。
因此,他們選擇將服務延伸至日照中心,讓照顧從個別介入轉變為日常陪伴。在這個空間裡,不只是「訓練」,而是「生活的重新設計」:長輩會在專業團隊帶領下參與團體活動、社交互動與營養共餐;物理治療師安排簡易運動、語言治療師引導咀嚼與發聲練習、營養師規劃均衡餐食,而這一切都融入一天的節奏之中。
日照中心也成為照顧者的喘息支點——家屬能安心工作、處理生活瑣事,知道長輩在安全的環境中被專業照顧、被同儕陪伴。執行長邵健容認為,真正的照顧,不是延長依賴的時間,而是創造再度能夠選擇與參與的機會。
在瑞之盟的體系裡,居家服務與日照中心不再是兩條平行線,而是一個互相銜接、互相支持的循環。居家服務負責把專業帶進家中,日照中心則把家的溫度帶回社區,當這兩個端點開始流動,照顧也就不再是一場孤單的努力,而是社會共同的韌性。
真實案例:復能成果,看見生活重啟的力量
案例一:高齡長者的「脫管行動」
一位80多歲長者因長期臥床與管路依賴,生活品質低落。團隊從吞嚥訓練、營養調整、呼吸訓練到物理治療逐步介入,三個月後成功脫離管路、恢復行走能力。
如今,他能在日照中心吹口琴、做簡單瑜伽,甚至主動帶領活動。
案例二:神經肌肉退化女孩的「圓夢計畫」
另一位年輕個案因罕病行動受限、長期在家。瑞之盟結合營養師、語言治療師與心理師協助,並邀請社工協調醫材補助與居服服務。
最後,她不僅能外出參加活動,還完成了「去海邊看日出」的心願。邵健容笑著說:「她不只是被照顧,而是重新擁有了人生的主導權。」
照顧者的角色:別忘了留一杯下午茶給自己
「很多家屬最常問,我們這樣做對嗎?」邵健容的回答總是:「對或錯不是關鍵,而是能不能持續。」
在他看來,照顧並不是一場比賽,而是一段需要耐力與理解的長路。許多家屬會在壓力中逼迫自己成為「全能照顧者」——親自處理醫療、餵食、清潔、心理安撫,卻常在無形中耗盡能量。邵健容提醒,照顧者也需要被照顧。
瑞之盟的團隊在每次居家訪視時,除了關心長輩狀況,也會觀察家屬的表情與語氣:有些人只是睡不好;有些人則因擔心用錯方式而不敢離開病床旁。若沒有被理解與支持,很容易讓家庭關係陷入緊繃,唯有讓專業介入,才能學會更安全有效的照護技巧,也讓自己保有喘息空間。
瑞之盟也鼓勵家屬善用社區與政府的喘息服務、日照中心或到宅專業,讓照顧能以更永續的方式進行。當照顧者學會照顧自己,家庭的平衡才能真正被找回,而這份平衡,正是長照3.0最希望回到的起點:讓照顧成為支持,而非消耗。
常見問題
Q1:瑞之盟的服務範圍在哪裡? A:目前瑞之盟服務據點遍及北北桃竹中與高雄地區,並持續拓點中。若您想了解詳細區域或其他資訊,詳細可至瑞之盟官網查閱。
Q2:居家服務與日照中心有什麼不同? A:居家服務由專業人員到家中提供個別照護與訓練;日照中心則讓長輩白天到場參與團體活動、營養共餐與復能課程。兩者相輔相成——居家讓專業進家門,日照讓生活再度走出去。
Q3:家中長輩抗拒去日照中心怎麼辦? A:可先從居家服務開始,讓長輩熟悉團隊與活動,再循序過渡至日照中心。多數人一旦感受到被接納與有趣的互動後,反而會主動期待外出。
Q4:照顧者壓力太大時怎麼辦? A:邵健容提醒:「照顧者也需要被照顧。」可利用喘息服務、日照中心或短期居家協助,讓自己有時間休息與調整。照顧要能長久,必須先讓自己被照顧好。
把專業帶回家,讓照顧更像生活
瑞之盟的故事,是長照3.0精神的縮影。跨職類協作、自研系統、從居家到日照的延伸,讓「以人為本」不只是口號,而是真正走進了每一個家庭。
長照不再只是照顧,而是讓生活重新發光。
瑞之盟醫事專業整合服務
提供最完善的「醫事專業整合服務」,以服務對象為中心,整合各類醫事服務, 以期讓服務對象恢復日常生活能力,並能有效減輕照顧者負擔。We care, We serve, We concern 為瑞之盟的服務理念,除了提供專業照護模式,更走入每位服務對象家庭中, 理解照顧壓力及全面關懷家庭狀況,藉以連結轉介更適切的照顧資源。
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carrytek.com.tw/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