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鼻胃管飲食照護全攻略!照顧者如何預防胃食道逆流、腹脹與口腔問題?!

已更新:6天前

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?

鼻胃管使用者因行動不便、臥床等狀況,常面臨胃食道逆流、腹脹與口腔問題,如牙結石蛀牙,影響健康與生活品質。許多居家照顧者可能忽略,即使不經口進食,牙菌斑與牙結石仍會堆積,影響口腔健康。本篇文章將解析鼻胃管患者常見的消化胃食道逆流、腹脹與口腔問題的原因,並提供實用的照護建議,幫助居家照顧者能更安心守護親人健康。

內容快速索引

|什麼是鼻胃管?哪些患者需要使用?|鼻胃管進食如何影響患者消化,造成腹脹及胃食道逆流|鼻胃管進食如何影響患者口腔健康?

 

「醫生,不好意思,我爸爸已經很久沒用嘴巴吃東西了,為什麼牙結石還是這麼嚴重?」這是我們在牙醫到府服務時,經常被問到的問題。許多照顧者誤以為鼻胃管進食者,沒有由口進食,應該不用擔心口腔問題,怎麼還會蛀牙、牙周病、新生成牙結石?,然而,長期依賴鼻胃管進食的患者,照顧上反而更容易面臨口腔清潔不足、牙菌斑堆積、牙周病惡化等風險。


此外,鼻胃管使用者也可能因消化問題出現胃食道逆流、腹脹等不適,影響生活品質。本篇文章將為您解析這些問題的成因,並提供簡單易行的護理建議,幫助您照顧家人更安心。


什麼是鼻胃管?哪些患者需要使用?

鼻胃管(Nasogastric Tube, NGT)是一種從鼻腔插入胃部的管路,主要用來協助無法正常吞嚥或進食的患者獲取營養,例如:

  • 中風或神經系統疾病患者(吞嚥困難者)

  • 頭頸部手術後恢復期的患者

  • 長期臥床、高齡或失能

  • 消化道手術或疾病影響進食者

鼻胃管的種類:

  • 矽膠鼻胃管(較柔軟,適合長期使用)

  • 聚氨酯(PU)鼻胃管(耐用但較硬)

  • PVC鼻胃管(短期使用為主)


鼻胃管照護重點:

  • 確保鼻胃管固定良好,避免滑脫或患者自行拔除。

  • 每日檢查鼻胃管位置與堵塞狀況,確保順暢餵食。

  • 正確清潔鼻胃管周圍皮膚,減少感染風險。


鼻胃管(Nasogastric Tube, NGT)是一種從鼻腔插入胃部的管路,主要用來協助無法正常吞嚥或進食的患者獲取營養
鼻胃管(Nasogastric Tube, NGT)是一種從鼻腔插入胃部的管路,主要用來協助無法正常吞嚥或進食的患者獲取營養

鼻胃管進食如何影響患者消化,造成胃食道逆流及腹脹

一、鼻胃管進食者容易胃食道逆流

長期鼻胃管使用者容易出現胃食道逆流(GERD),可能導致胃酸反流,影響食道與口腔健康。


  • 常見導致胃食道逆流的原因

    1. 下食道括約肌壓力降低:鼻胃管長期置入可能影響下食道括約肌的功能,使胃內容物更容易回流至食道。

    2. 胃排空延遲:流質飲食可能停留時間較長,降低胃排空速度,使胃部壓力增加,容易造成胃內容物回流。

    3. 長期臥床:許多鼻胃管使用者因身體狀況限制,長時間臥床,缺乏直立姿勢,可能加劇胃食道逆流的風險。

 

  • 鼻胃管使用者胃食道逆流的預防建議:

    1. 餵食後上半身抬高:餵食後維持半坐臥姿勢(30-45度)至少30-60分鐘

    2. 調整餵食量與頻率:減少單次餵食量,少量多餐,有助於降低胃部壓力。

    3. 選擇抗逆流配方營養品:部分特殊配方專為胃食道逆流患者設計,能減少胃酸刺激。


二、鼻胃管進食者容易腹脹

鼻胃管餵食時,患者攝取的是液態飲食,這可能影響腸胃蠕動,使胃排空時間變長。

  • 常見導致腹脹的原因包括

    • 吞入過多空氣:使用鼻胃管餵食時,若速度過快或使用注射器灌食,空氣容易隨食物一同進入胃部,導致胃腸道積氣,進而引發腹脹與不適。

    • 腸道蠕動減弱:鼻胃管使用者長期臥床或缺乏活動,可能導致腸道蠕動變慢,增加脹氣風險。

    • 高滲透壓營養品:部分高營養配方的流質飲食可能因滲透壓較高,影響腸道水分吸收,造成腹脹或腹瀉。


  • 鼻胃管患者腹脹的預防建議:

    • 慢速餵食:建議使用重力滴注或低速灌注,以減少空氣進入的機會。

    • 選擇適當的營養配方:根據患者需求選擇低滲透壓、高纖維的配方,有助於腸道蠕動。

    • 鼓勵身體輕度活動:若患者允許,適度翻身變換姿勢或進行腹部按摩,促進腸道蠕動。


|鼻胃管進食如何影響患者口腔健康?

鼻胃管進食者容易有口腔問題


鼻胃管進食的患者即使沒有進食,口腔仍然會累積細菌、脫落的口腔黏膜細胞及唾液中的礦物質,若未妥善清潔,可能導致牙菌斑與牙結石堆積、牙周病、甚至蛀牙。此外,胃食道逆流的胃酸可能腐蝕牙齒琺瑯質,加重牙齒損傷,增加蛀牙與口腔感染的風險。


  • 常見口腔問題原因如下:

    1. 唾液分泌減少:正常進食時,咀嚼可刺激唾液分泌,幫助清潔口腔並維持口腔內pH值平衡。然而,鼻胃管使用者因長期缺乏咀嚼動作,導致唾液分泌減少,口腔自潔能力下降,細菌與食物殘渣更容易附著在牙齒表面,造成牙菌斑與牙結石的形成。

    2. 口腔衛生管理不足:許多鼻胃管患者常因身體狀況限制,無法自行清潔口腔,若照顧者未定期作適當的口腔清潔,細菌、食物殘渣更容易堆積,使牙菌斑硬化為牙結石,進而增加牙周病與蛀牙風險。

    3. 胃食道逆流的影響:部分胃食道使用者出現胃食道逆流(GERD),胃酸反流至口腔,可能會:

    • 降低口腔pH值,牙菌斑更容易附著並形成牙結石。

    • 腐蝕牙齒琺瑯質,導致牙齒敏感、脆弱,甚至增加蛀牙風險。


  • 鼻胃管進食者口腔問題的預防建議與照護

    1. 定期清潔口腔:即使不進食,仍需每日進行口腔清潔,可使用牙刷、牙間刷、牙線搭配溼紗布、漱口水或口腔海棉棒清除細菌與食物殘渣。

    2. 保持口腔濕潤:鼻胃管患者因唾液分泌減少口乾問題嚴重,建議定期潤濕口腔,可使用口腔保濕凝膠、保濕噴霧或生理食鹽水噴霧,避免黏膜乾燥引發不適。

    3. 定期檢查牙齒每2個月安排一次專業口腔檢查,即使無法進食,也應清除牙結石與牙菌斑,預防口腔問題惡化。牙驛通牙醫到府服務,可提供專業與便利的口腔檢查與護理。


結論

鼻胃管進食不僅影響消化,還會增加口腔問題的風險,可能導致腹脹、胃食道逆流,更甚至造成牙結石的堆積與蛀牙。然而,透過正確的餵食方式、調整飲食、定期口腔清潔,可大幅降低這些風險,讓患者更舒適、生活品質更好。家屬與照護者應密切關注這些問題,與專業醫療人員合作,制定適合的照護計畫,以確保患者的健康與舒適度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