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照顧者必看】臥床與居家病患的口腔清潔指南|常見問題、清潔工具與正確方法
- 牙驛通
- 6小时前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?
照顧臥床或行動不便的家人,光是日常翻身、餵食就已經很辛苦,更別說還要處理口腔清潔。許多照顧者都遇到相同難題:長輩不願張口、容易嗆咳、清潔工具不知如何選擇。若忽略口腔健康,不僅會有牙齒問題,更可能增加吸入性肺炎風險。本文整理牙驛通牙醫到府的實務經驗,帶您掌握有效又安全的居家口腔清潔方法,讓照護過程更安心。
內容快速索引

為什麼臥床病患的口腔清潔特別困難?
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一環,但對於臥床病患或行動不便的長輩來說,維持口腔清潔常常是家屬和照顧者最大的挑戰。不是因為不重視,而是過程真的很不容易:
病患可能張口困難,甚至一點水就會嗆咳。
有些長輩抗拒刷牙,會緊閉嘴巴或推開。
吞嚥功能退化,讓漱口或刷牙過程變得危險。
照顧者本身已經要忙碌於餵食、翻身、清潔身體,口腔常常只能「隨便帶過」。
如果忽略了日常口腔清潔,可能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,例如蛀牙、牙周病、口臭,甚至可能增加吸入性肺炎的風險。
牙驛通在服務過程中,時常看到家屬在填寫表單時提到:知道口腔很重要,但真的不知道怎麼做,只能用海綿棒擦一擦,或是病患已經沒有用嘴巴進食,認為清潔時只要用海棉棒擦拭,忽略了口腔的清潔。
本文整理了「牙驛通」居家牙醫的臨床經驗,說明常見口腔清潔不佳會帶來的問題、常用清潔工具挑選,到正確的刷牙方法,幫助您更有系統地維護家人的口腔健康。
口腔清潔不佳可能帶來的問題?
蛀牙
當口腔細菌持續分解食物殘渣中的糖分,會形成酸性物質,導致牙齒表面脫鈣、產生牙齒蛀洞。
牙齦發炎
如果牙菌斑未能清除完全,牙齦就會發炎紅腫、出血,並逐漸演變為牙周病。
牙齒晃動、牙周病
牙周組織被細菌破壞後,會造成牙齒搖動,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牙齒脫落。
口腔異味(口臭)
食物殘渣與細菌作用會產生難聞氣味,造成病患與家屬困擾。
感染風險
口腔細菌被吸入呼吸道,可能引發吸入性肺炎,對免疫力較差的病患尤其危險。
常見口腔清潔工具與使用方法
以下整理牙驛通居家牙醫在臨床經驗中,最常建議照顧者使用的工具:
【牙刷】
使用方法:選擇軟毛牙刷,刷頭大小以能輕鬆伸入口腔為佳。建議搭配含氟牙膏(建議含氟量1000ppm以上),刷毛與牙齦呈 45 度角,以小幅度前後或畫圓方式清潔。每次刷牙至少 2–3 分鐘,確保牙齒外側、內側及咬合面都能刷到。
適用對象:能張口、配合度較高的病患。
貼心提醒:避免使用硬毛牙刷,以免刮傷牙齦;建議每 3 個月更換一次牙刷。
【牙線/牙線棒】
使用方法:取出約 30 公分長的牙線,纏繞在雙手中指上,留出 2–3 公分操作段。輕輕將牙線滑入牙縫,貼著牙面上下刮動,清除食物殘渣與牙菌斑。
適用對象:牙縫緊密、有較完整牙列者。
貼心提醒:動作要輕柔,避免用力過度造成牙齦受傷;若照顧者操作不便,可選用牙線棒。
【牙間刷】
使用方法:選擇合適大小的牙間刷(太緊會傷牙齦、太鬆則效果不佳),輕輕插入牙縫或假牙邊緣,來回數次即可。建議每次使用後清洗刷頭,保持乾淨。
適用對象:牙縫較大、牙周病患者、配戴固定式假牙或植牙者。
貼心提醒:牙間刷應依牙縫大小挑選不同規格,避免強行塞入;若刷毛彎曲或磨損,需立即更換。
【刮舌器】
使用方法:清潔舌苔時,將刮舌器輕輕放在舌頭後方,慢慢往前刮除舌苔。每次動作應輕柔,避免刺激舌面。
適用對象:有口臭或舌苔較厚的病患。
貼心提醒:避免使用過度力道;建議每天早晨或睡前使用一次即可。
【海綿棒】
使用方法:將海棉棒浸入清水、或漱口水後,輕輕擦拭牙齒、牙齦、舌頭及口腔內側,去除分泌物或殘渣。
適用對象:無法漱口、口腔黏膜敏感、無法使用牙刷的病患。
貼心提醒:若病患口中有痰塊,也可以用海綿棒沾水後將痰塊擦出,避免病患感到不適,也讓牙齒可以好好的做清潔。
【含氟漱口水】
使用方法:能漱口者-含 10–15 毫升漱口 30 秒後吐掉;無法漱口者-可用海綿棒沾取後擦拭牙齒與口腔。
適用對象:仍有部分吞嚥能力、或需輔助清潔的病患。
貼心提醒:切勿吞下,避免過度使用酒精成分漱口水,以免造成口腔乾燥。
居家照顧時的口腔清潔小技巧
姿勢要對:建議讓病患採半坐臥位,將床頭抬高約 45–60 度,避免嗆咳。
側身更安全:若病患無法坐起,建議側躺清潔,降低誤吸風險。
準備小毛巾:幫助吸附多餘水分,避免嗆到。
遇到抗拒:可先用海綿棒或濕紗布慢慢適應,再過渡到刷牙。
正確的刷牙方法(貝氏刷牙法)
牙刷與牙齒呈 45 度角,刷毛貼近牙齦邊緣與牙齒交界處。
小範圍輕刷,以一組兩顆牙齒為單位,來回震動約 10 次,確保每顆牙齒都能清潔到。
由後排到前排依序清潔,牙齒內外側、咬合面。
刷牙時間,每次大約持續 2–3 分鐘,確保全面清潔。
一天至少兩次,早晚固定刷牙,睡前尤其重要。
照護者的清潔小提醒
若病患張口困難,可使用開口器輔助。
若口腔乾燥,可適度使用人工唾液或濕潤口腔。
出現反覆牙齦出血、牙齒晃動、口臭 → 應立即找牙醫檢查。
建議每 2–3 個月,安排一次牙醫到府檢查,才能維持長期健康。
結語:專業陪伴,讓口腔清潔不再是照顧難題
照顧臥床或行動不便的家人,日常飲食、翻身、清潔就已經非常耗心力,口腔清潔雖然常被忽略,卻是守護健康的重要關鍵。
牙驛通專注於 雙北、桃園地區的到府牙醫服務,希望減輕家庭照顧的負擔,讓病患在家也能得到專業照護,也希望協助照顧者讓口腔照護清潔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只要透過正確的工具選擇、合適的操作方式,不僅能減少蛀牙與口腔疾病,還能降低感染風險,幫助您提升病患的照顧生活品質。
最後,特別感謝 【Reach 麗奇】 對於居家口腔照護的支持與贊助,提供相關口腔護理用品,協助牙驛通推廣口腔照護的重要,也幫助更多臥床與行動不便的患者能獲得更安心、更完善的口腔清潔照護。
※延伸閱讀: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