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吃東西也會長牙結石!到宅牙醫為您揭開鼻胃管長輩的口腔照護真相
- 牙驛通
- 2天前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?
許多照顧者以為家人不再由口進食,就不會再有牙結石或牙周問題。事實上,鼻胃管灌食或長期臥床者,口腔仍會有唾液、細菌和脫落細胞,加上藥粉或營養品殘渣而堆積牙菌斑,進而鈣化成牙結石,不僅造成牙齦紅腫、出血與口臭,嚴重時還會引發牙周病與感染,甚至影響全身健康。本篇將清楚為大家解說「為什麼不吃東西也會長牙結石」,並分享 臥床者居家口腔照護的要點,幫助家屬守護長輩口腔健康。
內容快速索引

「阿姨,您媽媽雖然是用鼻胃管進食,但還是會長牙結石喔!」
我們第一次進到病患家中做牙醫到府服務時,常常家屬聽到這句話會驚訝地反問:「蛤?她又沒吃東西,怎麼還會有牙結石?」
這是許多家中有臥床病患的照顧者常有的誤解,以為不經口進食,就不用再特別清潔口腔。忽略了臥床患者的口腔照顧,往往要等到病患表達出疼痛反應時才發現有狀況。事實上,不經口進食,僅透過鼻胃管餵食,口腔裡仍然會有唾液、細菌、脫落的口腔細胞,加上平常藥粉、營養品顆粒等微小殘渣,都會形成牙菌斑。如果牙菌斑沒有每天好好清潔,1~3天後就會硬化成牙結石,進一步引發牙周病與口腔感染。
對於臥床或長照病患來說,忽略口腔清潔,造成的不只是牙齒問題,還可能影響吞嚥安全、增加發燒或感染風險。
一、牙菌斑與牙結石是什麼?
「牙菌斑」每天都會產生,是由細菌、唾液蛋白質和食物殘渣組成的黏性薄膜,附著在牙齒表面與牙齦邊緣。
「牙結石」是由牙菌斑鈣化後的硬塊。牙菌斑如果沒有透過刷牙與牙線有效清除, 24~72 小時內就會開始鈣化,形成黃白色或褐色堅硬的「牙結石」。牙結石一旦生成,就無法靠刷牙去除,必須由牙醫師用專業牙科器械才能清除。
二、牙結石的形成過程
牙結石的形成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:
1. 牙菌斑堆積
每次進食後,食物中的醣類與蛋白質與口腔細菌結合,迅速附著在牙齒表面上,而形成黏稠的牙菌斑。
牙菌斑含有大量致病菌,尤其是厭氧菌,會產生酸性物質,侵蝕牙齒與刺激牙齦。
2. 牙菌斑礦化變成牙結石
唾液中的鈣與磷酸鹽沉積在牙菌斑上,會使其變硬成為牙結石。
牙結石表面粗糙,更容易藏細菌與色素,加速口腔疾病發生。
3. 牙周組織受損
牙結石長期若卡在牙齦邊緣或甚至深入牙周袋,會引發慢性發炎反應,進一步會破壞牙周支持組織,導致牙齒鬆動甚至脫落。
三、牙結石與牙周病的關係
牙周病是由牙菌斑中的細菌引發的慢性發炎,牙結石本身雖不是細菌,但它提供了細菌相當理想的附著與繁殖環境,會加速牙周發炎,讓牙周病更難治療。
牙周病常見症狀有:
刷牙或咬硬物時牙齦出血
牙齦紅腫、疼痛
口臭或口中異味持續存在
牙齦萎縮,牙根暴露
牙齒出現鬆動感
咬合時不適或牙齒位置改變
※照顧提醒:牙周病早期常沒有明顯痛感,等到出現症狀時,往往已經是中重度問題了。
四、什麼是洗牙(Scaling)?
「洗牙」在牙科是齒石刮除術的俗稱,目的在清除牙齒表面與牙周袋內的牙結石與牙菌斑,並拋光牙面,減少牙菌斑及結石持續沉積速度。
牙科洗牙主要方式有:
超音波洗牙 (診所與醫院常用)
超音波洗牙是用洗牙器械以高速震動搭配水柱沖洗,快速震落牙結石並清潔牙面。
效率高、處理速度快,適合大多數口腔健康狀況較穩定的人。
牙周刮刀手動清除 (居家牙科服務常用)
牙醫到府的居家個案,因許多病患吞嚥功能退化、容易嗆咳,為降低危險,牙醫師常改採牙周刮刀進行手動刮除牙結石,對患者來說更安全。
可精準掌握刮除力度與範圍,減少水氣產生,處理過程時間雖然較長,但安全性更高。
適合長期臥床、氣切患者、吞嚥障礙者等特殊需求族群。
五、洗牙的一般流程
檢查口腔狀況:評估牙結石分布與牙周健康狀況,必要時拍 X 光檢查骨質吸收情形。
牙結石清除:
根據治療場域不同,方式不同:
診所/醫院:多以超音波洗牙機為主,效率高。
到宅服務:可用便攜型洗牙機,牙醫師判斷後可能以牙周刮刀手動清除,降低嗆咳風險。
牙面拋光:使用拋光糊與橡皮杯將牙面磨平,減少新牙菌斑附著。
衛教與後續追蹤:教導正確居家刷牙與使用牙線清潔方法,並安排定期檢查。
六、多久需要洗牙一次?
根據牙醫師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:
一般成人:每 6 個月洗牙一次
牙周病患者或高風險族群:每 3~4 個月一次
長照病患(居家服務對象):依口腔衛生狀況與牙周病風險,可由牙醫師建議頻率;台灣健保給付兩個月可以安排一次定期到府口腔檢查。
七、日常預防牙菌斑與牙結石的方法
正確刷牙(貝氏刷牙法)
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牙縫
抗菌非酒精漱口水輔助抑菌
減少高糖黏性食物攝取
定期牙科檢查與洗牙(特別是高風險或長照族群)
結語:口腔健康是生活品質的一部分
牙菌斑與牙結石不僅是牙周病的源頭,更可能影響全身健康。
尤其對臥床、鼻胃管病患來說,口腔健康不只是美觀,更是生活品質的一部分。不論是在診所使用超音波洗牙,或是在牙醫到府服務中油牙醫師手動清除牙結石,定期清潔搭配日常良好口腔照護習慣,都是守護長輩舒適生活的關鍵。
★照顧者行動建議:
如果家人長期臥床或使用鼻胃管,別忽略口腔清潔。可與牙醫師討論適合的洗牙方式,並安排定期牙醫到府口腔檢查,讓他們的笑容與健康都能被好好守護。
※延伸閱讀:
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