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品味生活家廣播受訪】當醫療走進家門,生活重新有味道——牙驛通的牙醫到府日常奇蹟
- 牙驛通

- 11月11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已更新:11月12日
在《品味生活家》的錄音間裡,牙驛通團隊坐定——執行長曾暐志與合作牙醫師張正夫,向主持人毓暄點頭致意。

牙驛通團隊要分享得很簡單:「在別人家家裡看牙」。要將聽起來又專業又罕見的經歷,說成你我都能懂的語言。對牙驛通來說,這是一段從門鈴響起就展開的醫療旅程:車輛停在社區外,器材肩扛手提,跨過樓梯、長廊與客廳。
醫療不是把病人帶進診間,而是把診間帶進生活。
為什麼需要「把診間帶進生活」
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,越來越多長期臥床或身心障礙者等行動不便的患者,對他們來說,就醫並不是「走進診所」這麼簡單。所以從2016 年起,健保開始推動居家醫療,牙科也在其中——但知道的人仍不多。
曾暐志說,牙驛通創立之初,連主管機關都以為他們「在做不被允許的事」;直到他們把公文與計畫擺上桌,大家才發現:這項政策早已存在,只是缺少一個把它推到民眾面前的團隊。
「我們做的,是讓那些真的無法出門的人,依然能 『看得到牙』。」張正夫醫師補充。對居家牙醫來說,治療行為是手段,真正的目標是「把生活品質找回來」。
能做什麼,不能硬做什麼
把診間帶到家,並不意味著什麼都能做。器材上將由牙驛通團隊準備可攜式器械,以「安全第一」為原則,常見的治療內容包括簡易洗牙、補牙、拔除活動牙、修磨銳利邊緣、口腔評估與口腔衛教宣導,當病患的狀況涉及高風險處置——像是多顆殘根、深度拔牙、需要鎮靜或全麻評估——就會轉介醫院的「特殊需求牙科」。
「很多長者臥床,吞嚥、咳嗽反射變弱。」張醫師說,「看似小事的嗆咳,嚴重會變成吸入性肺炎。所以我們寧可多評估一步,也不硬做一步。」他笑說,居家牙醫比較像「總體設計師」,要同時看見病人的全身狀況、用藥、照顧環境與家屬期待,最後選出最「能改善生活」 的那條路。
你以為是醫療,其實是生活
張醫師分享過一位讓他印象深刻的病人,是位長期臥床的老奶奶。第一次踏進她家時,張醫師幾乎是被那股「靜止」的氣息震住的,奶奶安靜地躺在床上,眼神渙散,嘴角微微張著,像是對世界不再有感知。家屬說明奶奶近期都沒有胃口,但並不是疾病本身奪走了她的食慾,而是長期的口腔疼痛——牙根殘留、咬合不正、口腔乾燥——讓「吃飯」這件事變成折磨。
張醫師與團隊開始:先是溫和清潔,減少疼痛;再修磨那些割傷口腔的銳角;再逐步調整假牙的高度與密合。每一次回訪,奶奶都能多說一句話,多張開嘴幾秒鐘。家屬一開始還不敢相信,但幾次回診之後的某個一次,家屬一見面就笑著告知,奶奶今天自己說要吃皮蛋和炸雞!
張醫師說,那是他最喜歡這份工作的時刻——因為醫療的意義,不只在於延長壽命,而是讓人重新有「想好好活下去」的力量——那不只是牙齒變好,而是生命重新「打開」的象徵。吃得下、咬得動、笑得出來,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,卻讓整個家庭都鬆了一口氣。
居家牙醫不是「縮小版診間」
多數人以為,把器材搬進家就好。其實,居家牙醫更考驗「與人相處的力道」。張醫師在現場最常做的一件事,是把看似簡單的口腔清潔,重新教給照顧者:
「刷牙會流血=不能刷」是誤解: 多半是牙齦發炎、髒污造成;持續清潔反而能止血。
海綿棒不是牙刷: 海綿棒只能「擦拭」,無法有效去除牙菌斑。
減少嗆咳,從工具與手法調整起: 建議善用可彎折的「牙間刷」清潔,以「單向、輕柔」原則避免撞擊牙齦與臉頰;多用清水,減少牙膏泡沫引發的不適。
舌苔不必執著強刷: 舌苔與睡眠、唾液與免疫狀態相關;臥床者更要優先補水、維持口腔濕潤。
「我們常笑說,有時被照顧者的牙齦,比照顧者自己洗完牙還乾淨。」張醫師半開玩笑,卻也點出重點:只要方法對、力道對,清潔是能被 ‘看見成效’ 的。
誰可以申請?怎麼走流程?
牙驛通把繁瑣的申請流程變簡單:只要加入牙驛通 LINE 官方帳號,就能直接填寫線上表單,有問題還能直接留言。
家屬只需要上傳 身心障礙證明(小紅卡,重度/極重度) 或 長照等級 7–8 級 的文件(部分中度失智可由專業評估後納入),專人就會協助整理、送交主管機關審核。核准後再溝通合適的到府看診時間,通常由 牙醫師、護理師、個案管理員 三人組成,分工處置,用藥確認、交通器材與文書聯繫。
目前健保規定同一個案兩個月可到府一次。為了避免每次都「重新來過」,政策也鼓勵由同一位牙醫師持續追蹤,效率與安全都更高。
不只北北基桃,更希望遍地開花
雖然日本已有兩成以上牙科院所提供到府牙醫,台灣仍在路上。最大的困難是牙醫師們在診間已很忙,要扛器材上山下海,還得面對日曬與午後雷陣雨,真的不容易。
所以牙驛通團隊決定團隊分工,專車接送合作醫師,試著把門檻再降低一點。
目前服務範圍在北北基桃,其他地區的病患及家屬若有需求,可以直接連繫當地的牙醫公會,牙驛通,團隊也公開招募更多願意投入的醫事人員,把這條路走得更穩。
申請與就醫重點
申請資格
身心障礙第一類(中度以上)
身心障礙第二類視障(重度以上)
身心障礙第七類(部分中度)
身心障礙第四/五/六/七類(重度以上)
多重障中度以上
長照等級第 7–8 級。
已納入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者
可提供服務
口腔評估
清除牙結石
牙周病緊急處理
簡單性拔牙
單面蛀牙填補
塗氟
磨銳利邊緣
口腔衛教說明
預約流程
加入牙驛通官方 LINE
上傳證明文件照片
專人整理送審
安排到府時段與路線
醫師、護理師、個管到府服務
照顧者衛教 4 重點
刷牙流血多為發炎,持續清潔可改善。
海綿棒不等於牙刷,清潔力不足。
以輕柔、可彎折的牙間刷單向清潔牙齒,提升效率、降低不適。
舌苔勿強刷,以補水與濕潤為主
FAQ
Q1:牙醫到府能進行拔牙嗎? A:可以,但以安全為首要,會依全身狀況與器械可行性評估;高風險處置會轉介醫院特殊需求牙科。
Q2:誰可以申請健保給付的居家牙醫? A:重/極重度身心障礙者,或長照等級7–8級;部分失智個案可由專業評估後申請。
Q3:健保規定多久能來一次? A:目前一位個案每兩個月可到府一次;若需密集處置,會討論轉醫院。
Q4:家裡需要準備什麼? A:病患可靠立的位置,可供醫師及護理師於兩側活動空間,基本照明光源,並告知醫護人員病患的用藥資訊(特別是抗凝血類藥物)。若夏季建議於診療時間開啟室內空調。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