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老人家常喊口乾?可能是藥物性口腔乾燥症,如何判斷口乾原因與改善方法一次看懂

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?

照顧長輩或慢性病患者時,你是否常遇到「嘴巴老是乾、喝水也不夠解渴」的情況?這篇文章針對常被忽略的 藥物性口腔乾燥症,整理了容易造成口乾的藥物、對口腔健康的影響,以及簡單可行的居家照護方法。無論你是照顧者,還是自己想了解藥物對口腔的影響,都能快速掌握症狀判斷,學會辨識口乾原因,並知道如何透過日常照護減輕困擾,守護口腔健康與生活品質。

內容快速索引

ree

牙驛通服務人員:「阿姨,最近有沒有覺得伯伯常常說嘴巴乾、想喝水,或者晚上會一直喊口渴呢?」

病患家屬:「對呀,他明明水也喝得不少,可是還是一直說嘴巴很乾,有時候還抱怨舌頭黏黏的。」

牙醫師:「這種情況在長輩或慢性病患者身上很常見喔!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水喝得不夠,而是因為正在吃的藥物會影響唾液分泌,造成所謂的『藥物性口乾症』。如果長期忽略,口腔健康會受到很大影響。」


在居家照護中,許多長者與慢性病患者需長期服用多種藥物,而其中不少藥物會引起「口乾」的副作用。口乾不僅讓人感到不適,更可能影響口腔健康與生活品質。本篇文章將說明藥物性口乾症的成因、常見藥物類型、對健康的影響與預防方法,幫助照顧者與患者做出正確因應。


什麼是藥物性口乾症?

口乾症(Xerostomia)指的是唾液分泌減少,導致口腔乾燥不適的情況。當口乾是因為特定藥物影響唾液腺功能或神經傳導的「藥物副作用」造成,就叫做「藥物性口乾症」。


特別是在需要長期服藥的長者或慢性病患者中,比例很高。根據研究,超過400種藥物可能導致口乾,且服藥種類越多,口乾風險也越大


誰最容易有藥物性口乾?

  • 長期吃 三種以上藥物 的長者或慢性病患者

  • 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患者

  • 使用抗憂鬱、安眠、止痛等藥物的人

  • 化療或癌症治療中的患者


哪些藥物容易引起口乾?

以下是常見會導致口乾的藥物:

常見藥品類型

市面商品名稱(中文)

常見用途

抗憂鬱劑

百憂解(Prozac)、樂復得(Lexapro)

治療憂鬱症、焦慮症等心理疾病

降血壓藥

諾壓(Norvasc)、可達諾(Cardenal)

降低血壓,預防中風、心臟病

利尿劑

利尿劑錠、撲尿通(Lasix)

減少體內多餘水分,治療高血壓或水腫

抗組織胺

撲敏通(Claritine)、息敏通(Zyrtec)

減緩過敏症狀,如流鼻水、打噴嚏

肌肉鬆弛劑

舒眠通(Soma)、肌鬆定(Robaxin)

緩解肌⾁痙攣或外傷後不適

止痛藥(鴉片類)

嗎啡、奧施康定(OxyContin)

緩解中重度慢性疼痛

鎮靜安眠藥

史蒂諾斯(Stilnox)、安眠達(Dormicum)

幫助入睡,治療失眠

支氣管擴張劑

舒喘寧(Ventolin)、可舒喘(Bricanyl)

治療氣喘或慢性肺阻塞症(COPD)

抗精神病藥物

思樂康(Seroquel)、黎得安(Risperdal)

用於精神分裂症、躁鬱症等

口乾對口腔健康的影響

唾液就像口腔的「天然保護膜」一旦唾液減少,可能導致以下問題:

  • 蛀牙風險增加: 唾液能中和酸性環境、帶走食物殘渣,當唾液不足,牙齒長時間暴露在酸性環境中,容易加速蛀牙。

  • 口臭(口氣異味):細菌代謝增生,易產生揮發性硫化物,造成口臭。

  • 牙齦與口腔潰瘍:易導致牙齦紅腫、出血,以及口腔黏膜乾燥脆弱,造成破皮、疼痛,也會影響進食與說話。

  • 吞嚥困難或味覺改變:吃東西乾澀,吞嚥會卡卡的,甚至容易嗆到,嚴重時甚至影響營養攝取。

  • 真菌感染風險上升:常見的口腔念珠菌感染(鵝口瘡),舌頭或口腔黏膜有白斑或灼熱感。

  • 假牙不穩: 假牙配戴不穩,更容易磨損口腔組織。


怎麼判斷是不是藥物性口乾?

可以從這幾點來觀察:

1. 時間點:開始吃新藥後,嘴巴乾的情況變嚴重

2. 伴隨症狀:除了口乾,還有便祕、排尿困難、眼睛乾澀等副作用一起出現

3. 病人狀態:長期同時吃3-4種以上的高風險藥物長者,更常見

4. 生活影響:晚上一直喊口渴,頻繁喝水、喝水也解不了渴、吃飯易嗆到


若有以上狀況,建議把藥單或藥袋拿給牙醫師或主治醫師評估,找出可能引起口乾的藥物。


若需停藥或更換藥物,務必與醫師討論

千萬不可自行停藥或更換藥品!若口乾影響生活品質,應與主治醫師或藥師溝通,有時能透過調整服藥時間、或更換替代藥物、或降低劑量等方式,觀察口乾是否改善。


同時,建議也可與牙醫師討論口腔保健方法,如定期潔牙、塗氟、使用保濕漱口產品等,減少口乾帶來的口腔問題。


改善藥物性口乾的口腔照護方法

雖然很多藥物不能停,但可以用以下方式緩解:

1. 調整水分攝取方式與頻率

  • 少量多次喝水(避免一次大量飲用加重腎臟負擔),避免含糖飲料。

  • 可準備水杯在床邊,方便長者夜間喝水。(注意避免嗆咳)

2. 刺激唾液分泌

  • 咀嚼無糖口香糖、含口含錠片(如木糖醇)、檸檬片或話梅(若無口腔潰瘍)

3. 使用人工唾液替代品

  • 藥局可購買含保濕成分的人工唾液、口腔噴劑。

4. 保持口腔清潔

  • 每日刷牙兩次,使用軟毛牙刷與含氟牙膏。(如無法自行漱口長者可直接使用清水刷牙,無需使用牙膏)

  • 避免含酒精成分之漱口水、咖啡因與菸酒。

  • 保持良好口腔清潔,定期牙科檢查

5. 注意環境濕度

  • 寢室使用加濕器,讓房間保持濕度,有助舒緩夜間口乾。


結語:口乾不是小事,照顧者別忽略

藥物性口乾雖然不是致命疾病,但如果忽略,可能造成蛀牙、感染,甚至讓長者營養不良,也影響生活品質。對於居家照護的長者與慢性病患,照顧者除了需細心協助觀察症狀變化、調整照護方式,也可以尋求專業醫護人員協助。


若為行動不便或臥床患者,符合牙醫到府資格,可請牙醫師定期到府進行口腔檢查,減輕照顧者負擔,守護患者口腔健康。

※延伸閱讀: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